首页

国内ts cd视频

时间:2025-05-29 19:06:29 作者:广西侗乡粽子受青睐 民众巧手包粽赶订单 浏览量:88553

  中新网杭州12月10日电 题:跨越3700公里 藏族男孩“抬头挺胸”获新生

  作者 张煜欢

  “我有两个心愿,一是能在手术后去杭州西湖转一转,还有一个是希望以后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在操场上尽情地踢球。”9岁的藏族男孩多吉(化名)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12月9日,多吉与其他4位来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的脊柱畸形患者在杭州完成全部免费手术治疗康复出院。回家之前,他们在医护人员陪同下游览西湖。

6月,多吉在手术前进行肺功能检查。萧山区中医院供图

  在多吉幼时,其父亲就发现了他与同龄小孩的异常:正常孩子一周岁便能自行走路,而多吉却完全不会;直到3岁多吉才能走路,但双脚足尖着地,足跟悬空,形如马蹄。

  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吉的脊柱也出现了弯曲变化,背上出现了一座小山峰,胸廓也发生了畸形。大部分时间里,多吉都需要在胸背部和双下肢佩戴支具,但由于支具与身材并未完全匹配,加上材质僵硬,多吉稚嫩的皮肤经常被擦破流血。

  “刚上学时我就发现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很多同学也不愿意和我玩。其实我很喜欢踢球,但是走路对我来说都很吃力,跑步就更难了……”多吉说。

  来自3700公里外的医疗援助,给了多吉重新“抬头挺胸”的希望。

  2023年起,杭州援藏工作组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前方收集、中端匹配、后方实施”的医疗卫生“揭榜援藏”工作新机制,并围绕疾病筛查需求,建立了包括脊柱、膝关节、髋关节畸形三类病种在内的治疗大名单。

  萧山区中医院党委书记瞿钢说,2023年9月,医院选派7名医务人员第二次前往西藏,对517名骨病人员进行义诊筛查,并分批对符合条件的脊柱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今年,该院继续“揭榜”第二批患者治疗工作,为来自西藏的脊柱畸形患者打造从前期筛查到手术治疗、康复,再到返家后随访与跟踪的全周期服务链。

  今年6月,多吉与其他6名藏族患者抵达萧山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多吉被确诊为先天性马蹄足、脊柱侧凸、胸廓畸形,脊柱后凸50°。

  今年7月,医院脊柱矫形科团队为多吉进行了脊柱侧后凸畸形矫形手术。手术后,多吉不仅移去了背上的小山峰,身高也增加了10厘米。

  “背挺直了,胃口好了,脸也越来越圆了。”萧山区中医院脊柱矫形科主任李伟见证着多吉的点滴变化。

  9月,多吉又接受了双侧高弓马蹄足内翻足畸形矫正手术,术中纠正了多吉的高弓足、马蹄畸形、跟骨内翻畸形。术后两个多月来,多吉每天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为了鼓励多吉的“足球梦”,医护人员特地为他准备了一个足球作为礼物,期待他早日圆梦绿茵场。

  返回家乡前,在西湖畔,多吉拉着朝夕相处了几个月的医护人员一起拍照留念。“孩子现在很爱笑、很自信,迎来了一个新的人生。”多吉父亲说。(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

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朱传亮称,“我们持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结合云南区位优势和地域特点,实行‘一口岸一对策’,积极兑现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承诺,探索系列便利措施,制定个性化通关方案,查验时间大幅缩减。”

专家杭州共议文化遗产传承:不能忽视整体环境保护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北江韩江洪水均已出峰 广东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曾任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曾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获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博士、中华诗词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外国专家、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数十种著作。

珠三角内外环管网互联互通项目 穗莞干线建成投产

在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时,总书记见到耄耋之年的黄旭华和黄大发站在队列里,便握住两位老人的手,请他们到自己身旁就座。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不可否认,虽然藏区地域辽阔,各地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无论地处哪里,人们第一眼就能判断出眼前的建筑是否为藏族民居或用于其他的藏族建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